恐怖的业障,伟大的回向!
(对佛教大乘密宗某活佛法王仁婆切言论的体验和看法。)
某位藏传佛教的弘法者如是说:『如果行持了善业,后来却生起嗔心,千劫累积的善根,也会剎那间毁坏。还有些人会炫耀自己的布施供养,这样也会毁坏善业。记得一切善业都要回向圆满的菩提,就不会被嗔心、傲慢、炫耀等所毁坏。所以,实时回向是很重要的,大家记得要这样思维。』
是的,我们尊敬这些佛教弘法者的以上言辞,从他的角度,或说从出家者的角度,选择修大乘密宗出世法者的角度,是当这么做。
但从如实观照的角度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人的习性是天生的,嗔心生起时,只需要觉知它的生起,消逝时觉知它消逝,他的生起和消逝,只不过是一种缘起而已。
和善恶业、功德之类的东西没有直接关系,说有关系,那是后弘期佛教的观点,不是原始佛教悉达多的原本教育。
记得!贪欲、嗔怒、痴愚(无明)是自然的情況,不是外来的某种经过轮迴而突然加诸在你身上的东西,你没必要视之如洪水猛兽,天天在排斥它。正等觉者佛陀的正确见解「四念住」已经告诉你只是保持觉知,觉知它的升起和消逝。就仅仅是如此而已!
说到要“回向”就更不是了!道果是透过观照与觉知而悟得,并非如交易般透过回向而能得道,后期佛教教导人们要回向,而且要回向的很伟大,除缠身业灵怨亲债主,水子灵、家中土地、历代祖宗、死猫死狗、还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十方法界众生都要回向的那种伟大。而且还要回向父母的缠身业灵怨亲债主及其他,这才叫有“孝心”。
我数十年亲身修持及开办同修会的经历与观察是,如果你不必赚钱养家,如果你已无后顾之忧,单身又或你在修解脱道路上,又或你住在如西藏的游牧民族,你可以做所谓的回向。
但如果不是,我衷心奉劝你莫做回向。因为后果实在是不堪!(效果堪忧)连自己父母都差点养不起,还妄谈甚么孝心。再说,如果迴向父母的怨亲业灵,你将连累父母从而挑起他们更多的业障。(到时你可别后悔)
是的,我们尊敬这些佛教弘法者的以上言辞,从他的角度,或说从出家者的角度,选择修大乘密宗出世法者的角度,是当这么做。
但从如实观照的角度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人的习性是天生的,嗔心生起时,只需要觉知它的生起,消逝时觉知它消逝,他的生起和消逝,只不过是一种缘起而已。
和善恶业、功德之类的东西没有直接关系,说有关系,那是后弘期佛教的观点,不是原始佛教悉达多的原本教育。
记得!贪欲、嗔怒、痴愚(无明)是自然的情況,不是外来的某种经过轮迴而突然加诸在你身上的东西,你没必要视之如洪水猛兽,天天在排斥它。正等觉者佛陀的正确见解「四念住」已经告诉你只是保持觉知,觉知它的升起和消逝。就仅仅是如此而已!
说到要“回向”就更不是了!道果是透过观照与觉知而悟得,并非如交易般透过回向而能得道,后期佛教教导人们要回向,而且要回向的很伟大,除缠身业灵怨亲债主,水子灵、家中土地、历代祖宗、死猫死狗、还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十方法界众生都要回向的那种伟大。而且还要回向父母的缠身业灵怨亲债主及其他,这才叫有“孝心”。
我数十年亲身修持及开办同修会的经历与观察是,如果你不必赚钱养家,如果你已无后顾之忧,单身又或你在修解脱道路上,又或你住在如西藏的游牧民族,你可以做所谓的回向。
但如果不是,我衷心奉劝你莫做回向。因为后果实在是不堪!(效果堪忧)连自己父母都差点养不起,还妄谈甚么孝心。再说,如果迴向父母的怨亲业灵,你将连累父母从而挑起他们更多的业障。(到时你可别后悔)
这些都是我和大多数人的亲证实证经验,不是无的放矢,诬蔑信仰的妄论。
如果以原始佛教的观点论,功德的回向,只能满足自己内心的伟大的情操与慈悲的“感觉”,和“解脱道”完全无关!
宗教人士或弘法者很少会考虑或站在信徒或他人的环境、背景、处境、立场去设想。任何宗教弘法人员都可以提出他的一套理论。尊敬他们的论叙是一回事,方法实不实在,符不符合现代人的要求又是另一回事,还才是首要。
你可以不必同意我的体验和观点,因为每个人经历看法不同!但,如果你有真正去了解这些“实修”者的家庭和处境,而不是光看他们的外表,你将会发现事实的真相!
佛陀对因果业力与超度的看法:http://www.foyuan.net/article-417792-1.html
26/10/2013 云海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