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7日星期四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 


在印度宗教的哲学思想中,最大正统的要算是「吠檀多」或称「吠陀」,最大异端家」,二者的相互关系影响了印度思想史。


大多数印度思想史家认为,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乃是从陀与奥义书思想发展而来,实际上 释迦牟尼 本人在出家初期的确受到奥义书思想重大的影响,比如业力,因果,三世轮回,苦,解脱,四禅八定,六道众生,诸天等等。


佛教的核心部分乃是在宣扬形而上的本体论,籍禅修,苦行等方式,期待小我(本具自性)与本有的真常大我、梵我(如来藏)合二为一而脱离三世轮回之苦,回归清净的本性。


「原始家」的核心思想是说明 释迦牟尼 因为洞见人体「六处入处」因为「根境识」的关系导致「五蕴」生起情绪烦恼痛苦,续而流转生死的真相,并以此「缘生法」正见念修持「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出生死烦恼


一直到了「根本佛教」时期,因为《阿毗达摩》的出现导致变更法理,才从「佛家」逐渐演变成「佛教」,提倡「三世实有倡导无常,苦,空,无我等思想,企图通过修习「安那般那」和「毗婆室那」禅法断除生死烦恼解脱的理念


佛灭数百年后,奥义书的思想日益深入的渗透到佛教中,使佛教的思想产生更大的演变。从部派佛教三世实有说,到大乘佛教绝对唯一的真如法性,最后于公元五世纪后产生的如来藏佛教描述一切众生本具清净自性,真常唯心的内容,使到「佛教成为了佛梵杂糅的产物,逐渐被奥义书的思想所同化。


大乘佛教是公元前二世纪在古印度出现的新思想,它的特点包括了:强调悲愿,入世利他,菩萨信仰,神通示现,他力庇护,梵化的佛性涅槃论,绝对的佛陀观,超经验的形而上学等。


学术界充分意识到,这样的思想是与原始佛家」思想完全隔裂,而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与奥义书中形而上的思想完全一致的特点,如:不二,平等,如梦如幻,假有,二谛,无分别,唯心等,这在佛陀时代的家」是绝对找不到根源的。


大乘佛教的产生绝对不是一种单一的运动,而是相互松散联系的思想趋势的整合结果。1.禅观的新思想,2.菩萨行的开拓,3.净土信仰主义的强化,4.脱离部派佛教三世实有论,妄想恢复「吠陀本旨的冲动,而这些新兴的思想无论从个别还是整体上看,都反映出奥义书思想对大乘佛教的影响。



一 .禅观的发展与大乘诸派


大乘般若瑜伽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禅观的发展,这一点在大乘经典中可以得到证实。如现存最早的《八千颂般若》中说六百万三昧门,谓得是诸三昧已,了达般若波罗蜜,住阿毗跋致地,《小品般若经》卷十明确指出禅法的三昧是般若的根源。


从逻辑上说,在印度沙门文化的包围下,奥义书真常唯心的思想通过禅观渠道,被皈依佛教后的外道大量的引进佛教,在没有「经部长老」审核监督的时代,这是很自然的事。


般若的思想可能来至于不属正统僧团的游方吠陀苦行僧,相对于部派僧伽的独立性,他们的禅观内容更容易接受新的启示,包括来至于奥义书的启示。《般若经》暗示了大乘禅观三昧奥义书形而上学的一致性。


如:1.离幻 ,空花,如镜像三昧,2.无碍解脱,性常默然,不坏,光明,离垢清净三昧,3.无差别见,诸法不异,离一切见,离一切相三昧,4.诸法不可得,离一切着,破诸法无明,离尘垢,离一切暗三昧等等。


这些禅观的思想内容,在原始佛家」、「根本佛家」、「部派佛教」中是绝对没有的,但却与奥义书梵,真我,如来藏,空性,第一义的世界观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比如,离幻三昧等就与奥义书观证世界为幻,唯梵(常住真性)独真完全一致。


无碍解脱三昧,则于奥义书梵(常住真性)离言诠,离相,解脱,恒常,光明,安隐,清净无染毫无本质上的区别。如无差别见三昧,则于奥义书中观想梵平等一味,无见,无相,无差别完全一致。如不可得三昧,与奥义书中常住本性乃离诸名色,不可知,不可得,不可着如出一撤。


奥义书中这些禅观思想的出现早于佛,而原始佛家」并无这些内容,因而可以肯定,般若三昧的第一义谛,空性等思想完全是受到奥义书中常住真性的影响,或者说,大乘般若的思想完全是在奥义书的启示下产生出来的新思想。


另外,于公元四世纪出现的大乘瑜伽行派也是受奥义书的思想启示演变而来的,在早期的部派佛教,就有不事议论,专修瑜伽的瑜伽师,后者正是由于导入唯识性的禅观理念而形成了瑜伽行派


虽然在《阿含经》中也有一些随顺识本论的内容,但是属于极其偶然的。很难想象,数百年后会演变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大乘学派


识本论乃是奥义书的主流思想 ,而《阿含经》中识本论实际上也源于此,且奥义书要求禅修者观名色(五蕴)唯是识,这与大乘的唯识观一致。


因此可以确定,佛灭后,有些皈依佛教的外道,把奥义书的禅观方法融入佛教,从而形成诸法唯识的观法,但同时,他们试图从《阿含经》中寻找根据,最终导致了瑜伽行派的产生。


正是奥义书中形而上的哲学思想渗透进家」(阿毗达摩),这才是引起后来佛教思想大变革的真正原因。当由此形成的新思想被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大乘初期般若和中期的唯识思想,所以,不管是般若思想,还是瑜伽的思想,都表现为对奥义书形而上学的回归。


「部派佛教的教义宣扬的是缘起」「无我,无常,苦,不净,而到了后来的大乘各派时,处处在宣扬真常大我常,乐,我,净



二. 大乘菩萨道的形成


佛灭百年后的部派佛教中,因缅怀,从而出现《本生》《譬喻》.《因缘》《方广》等经典,还有后人编撰的传记文学塑造偶像,因此菩萨的观念逐渐的形成。


菩萨最早是指「原始佛家」时期对沙门的布施供养者,到后来的大乘经典中,凡是发誓度众生的人皆被指为菩萨」,排行在「四果阿拉汉」之上。然而盛行于南传上座部菩萨道思想则完全有别于公元一世纪出现的大乘菩萨道」理念然它们都是由后人编撰发明而成。


大乘菩萨道」又称为「大乘佛教」,它是以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为主要特征,它的产生自然是以菩萨思想为重要资源。然而,从原始佛家」的朴实无华,逐渐演变成很多佛菩萨出于大悲,系统拯救的行为原始佛家」倡导解脱为最的理念,转变为大乘菩萨」提倡慈悲的传教式精神,如果不是 阿育王 因为提倡《阿毗达摩》变造经典打破传统缺口的影响,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近现代的学者指出,作为「大乘菩萨道」基础的慈悲观,极有可能是受到波斯盛行的「弥特拉崇拜启发,而且在大乘经典中,作为「大慈象征的「弥勒」和「大悲象征「阿弥陀佛」,也有波斯的「弥特拉」的朔源。


然也有人认为,由奥义书的传统思想融合克里希那的崇拜,并吸取波斯文化因素而产生的《薄伽梵歌》对大乘菩萨道思想的影响更大一些。


《薄伽梵歌》摄取奥义书之精华,其主要内容的成立远在于大乘佛教之前,大乘菩萨道」重悲愿利他入世的精神,与原始佛家」专重解脱的理念完全不同,但不代表他们不注重入世,只是随顺「缘生法」而已,但却与《薄伽梵歌》的立场完全一致,说明前者受后者的思想而来(几年前,我曾见过有佛教徒将《薄伽梵歌》当做佛法在弘扬)。


《薄伽梵歌》的思想与原始佛家」的思想完全不同,它的基本宗旨涅槃与世间,出世理想和入世精神的调和。这是因为,一方面《薄伽梵歌》继承奥义书的思想,认为世界如幻如化无常生灭不可得不净,故以舍离为修道准则,而另一方面,又在宣说,如来藏(梵)清净寂灭,遍一切处,能建立世界万法,世间诸法皆从真性而生,诸法有生灭,而此真如不生不灭。


因此,即不可贪着世间假相,但又不可违背真如能生万法的道理,所以即入世又出世,力求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协调,修瑜伽者,必须以舍离与有为结合才能圆满修行。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般若经乃至大乘诸经中得到证实,它们倡导的就是,生死与涅槃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空有不二,凡圣不二,又倡导世出世间一切法当体即空,菩萨唯有证入此不二法门,方能成就无上菩提。简单说这是模棱两可的「唯心论调」,无论怎么说都可以,怎么掰都赢。


与此同时又极力的贬低自了汉”、“焦芽败种”、“没慈悲心,只知沉空守寂,所以不能成就无上佛道,一切只因不知本具常住真性,清净寂灭,且又能建立万法(如维摩诘经楞严经中甚至将阿罗汉贬成入魔),这就是大乘经典贬低的真正缘由。


而在原始佛家」解脱与烦恼,涅槃与生死是不可能融合的,释迦牟尼 倡导的是修持「四圣谛十二因缘得明断无明」(优婆底耶 充分阐明了原始佛家」与《薄伽梵歌》的区别。


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寺院生活依然与世俗隔离,故大乘佛教」(菩萨道)的不住生死涅槃的思想当然是不可能从原始佛家」这样的实践中发展而来,更没有其他资源,所以它必然是由「吠陀婆罗门」的《奥义书》及《薄伽梵歌》涅槃与世间调和的理想化,深刻的渗透进后期佛教的结果。


再者,大乘菩萨与慈悲相应的平等性智(证自他平等,诸法平等)也是从奥义书》及《薄伽梵歌》演变而来。


第一原始佛家」提倡五戒中的不害不杀,完全是由经验而来的,它着眼于一切生命都有乐生畏死的心理,而《薄伽梵歌》所提倡的慈悲则完全是形而上学的。而《奥义书提倡的是:人必爱我,方能爱一切众生,其宣扬的真我是一切众生本具的。


在此基础上,《薄伽梵歌》标榜同体大悲,谓真我平等本具不二遍入一切众生,故瑜伽行者视众生之苦乐属我我所。


歌云:入彼瑜伽者,视一切有我,我亦有一切,故一切平等这既是大乘菩萨道所倡导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来源瑜伽行者出于自他平等之智,才有入世利他之大行,这与原始佛家」所倡导的生法」思想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第二,《薄伽梵歌》又从自他平等引申出苦乐平等,诸法平等,世出世间平等。其以为慈悲与暴戾,清净与染污,正直与邪恶,以及凡圣,苦乐等一切对立之相,皆从我(真如如来藏)出,皆以我为本体,故圣者平等视一切法。


歌云:世间众生同一体,万差千别自相同,视一切平等,乃真瑜伽士。这与大乘菩萨道」观一切众生本具佛性,本具智慧德相,又观诸法当体即空,同一空性的思想是完全的一致,而在原始佛家」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思想。


第三,与此相关,不二平等」,作为菩萨深智的境界,也是来自于奥义书》和《薄伽梵歌》。奥义书中提到,物不二」,是认知的最高境界,主客对待是因为有二元对立,是有分别,心有分别,则仍有法执和无明,基于此,大乘经典中每每出现斥,贬低有分别,法执未断,正是缘于此。


《薄伽梵歌》则把物不二扩展为诸法不二,认为有二味”统摄一切虚妄分别,世间由此显现出种种差别幻相,乃至出现贪欲与争斗,圣者得不二之智,等视一切,复归于一味之自我。


「大乘华严经中所云: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若无无明妄想,则一切智,自然直,无师智自然显现。」


另外在大乘真常系的经典中随处可以看到这样诸法不二平等的内容,如生死涅槃不二菩提烦恼不二世出世间不二凡圣不二等等,不胜枚举,而这样模棱两可矛盾内容,在原始佛家」时期完全不存在的。


还有,佛菩萨化身的观念也印证了菩萨思想与奥义书》和《薄伽梵歌》思想的关联。大乘佛教认为,诸佛菩萨法身清净寂灭,常住不坏,能出生一切功德,能随缘建立妙用,所以能无量劫出现于世,广度众生,这实际上就是「婆罗门教毗湿奴神」化身的翻版。


它乃是缘于巴克提运动,尤其是克里希那神」的崇拜。譬如,诸佛和观世音菩萨有光焰之身,充满虚空,每一个毛孔都包括一个他方世界,其中有无量无边的菩萨和众生,这与克里希那阿周那面前显现幻身,出于同样的思维模式。《薄伽梵歌》的影响也使大乘佛教通过佛菩萨实行的外力拯救得到发展。


另外,大乘佛教特有的诸法如幻,心性本净,如来藏本具的观念也正暗合了奥义书的思想于此相关的还有以下事实。


1. 最早的菩萨众是成立于公元前二世纪末,印度西北在家佛教信众,它的兴起与《薄伽梵歌》的流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重的。


2. 《薄伽梵歌》极力贬低出家修行,推崇赞叹在家持法,主张慈悲济世,反对解脱烦恼断轮回,以及强调真俗不二,凡圣不二,这都与居士佛教运动的精神完全一致在此,可以明白为什么在有些大乘的经典中,在家居士可以呵斥贬低出家众,甚至是


3.在家信众团体由于独立于僧团而存在,使包括薄伽梵崇拜在内的宗教思想渗入佛教更加的方便。因而可以肯定,《薄伽梵歌》是通过在家信众团体逐渐渗入佛教之中,最终导致了菩萨道的产生。



三.信仰主义的强化与大乘佛教的产生


信仰主义的强化也是促使大乘佛教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大乘佛教中,有着不少礼拜十方诸佛,祈求加被和忏悔罪业的经典,而这些内容则与奥义书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原始佛法本来重自证,而不重信仰,如《杂阿含》卷21:尼犍若提子语质多罗长者言:汝信沙门瞿昙得无觉悟观三昧耶?质多罗长者答言:我不以信故来......我已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为。


而在大乘的经典中,如《阿众佛国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主张通过信仰往生净土,《般舟三昧经》等主张通过念佛得三昧,现在诸佛悉立于前,佛教在这里变成了真正信仰的宗教了。这种巨大的思想转变,必定是印度本土原生宗教思想不断影响必然结果。


再说,这种强化信仰的佛教产生,与希腊波斯的文化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希腊人塞种人贵霜人等相继入侵印度,使印度西北成为本土文化与波斯希腊等文化交融的场所。


当时留存的佛教艺术(文学作品)反映出希腊波斯文化的影响是极深刻而显著的。因此,佛教的思想受后者的影响也是自然的,但这主要应当通过思想的比较来证明。


大乘「净土宗」的信仰而言,它的波斯文化的因素是很明显,前面说过,「阿弥陀佛无量光佛的信仰既是从波斯宗教信仰演变而来。波斯古经《阿吠斯塔》描述西方有极乐世界,名曰无量光大日如来」、「的形象也反映了波斯希腊对太阳神崇拜的影响。


另外,大乘佛教中的菩萨,如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等,是人类抽象原理的演化(慈悲愿力智慧实践的化身),这与吠陀信仰」中的自然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而更像所罗亚斯德教」、「犹太教中的天使,这意味着他们的形象源自外来宗教和印度本土信仰的糅合、熏染下被创造出来的。


其次,佛教的信仰运动可能更多的是从本土的巴克提教中汲取营养。巴克提教印度民间信仰与奥义书(吠檀多)思想融合的产物。换句话说,印度教本身的信仰化乃是奥义书中本有信仰与异端信仰融合的结果。


奥义书中早就提到了通过虔诚的信仰,持咒达到禅定的方法,也相信通过虔诚的皈依,可以得到神的加,从而获得觉悟和解脱,另外还信仰愿力决定往生「梵地净土」,若人临终前一心愿入于,则死后必入梵界。从中,确实可以看出「大乘净土宗」的思想重视愿力信仰他力的慈悲。


印度的巴克提教,尤其是对薄伽梵的崇拜,就是将奥义书的思想整合并吸取其他文化因素而形成的。巴克提者,为虔诚信仰崇拜献身挚爱等意。虔诚信仰出于对神殊胜存在的信任


《薄伽梵歌》认为薄伽梵是至上的「,是万物之源,是无生无灭恒常清净究竟圆满修道者以虔诚信仰自我者为最高,依吠陀祭祀苦行布施皆不能见薄伽梵实相,唯有依虔诚的信仰,与世尊的大悲愿力,才能如实见之。亲证梵我者,若在临死前发大誓愿,死后,定入清净的梵界,最终与「真如」、「梵」融为一体。


将这种思想与佛教对比,可以确定下几点:


第一,它的净土信仰在理论上有着明显的家族相似性,净土佛教对佛,净土的描述与《薄伽梵歌》对至上神梵界的描述是一样的。


阿弥陀佛信仰,是依据阿弥陀佛的誓愿力,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临终一定会得到的接引,往生至的清净佛国,这实际上与巴克提教的拯救是一样的。由于《薄伽梵歌》的形成远在大乘佛教之前,故设想后者沿袭了前者的思想是很自然的。


第二大乘佛教的佛菩萨系统也与《薄伽梵歌》的神话有着显著的亲缘性。佛菩萨化现世间说法度生,只是毗湿奴神」化身的翻版。观音菩萨的形象与毗湿奴」和「克里希那」及印度本土信仰崇拜有关,文殊普贤的形象脱胎自「梵天帝释


过去七佛对应于吠陀中的七仙,佛的三身分别与《薄伽梵歌》的无德梵」、「有德梵」、「化身梵对应。《观音德藏经》说本际佛依禅定生观自在,后者与众神创造世界,这与毗湿奴通过苦行创造生主梵天,后者再创造世界,遵循着同一思维模式。


毗湿奴一样,如来不仅是神,而且是创造菩萨,众生的神中之神。可见,「大乘佛教有神论”可溯源自「巴克提教」思想。


另外,作为净土思想起源之一的佛塔崇拜,正是以在家信众为主体,其产生也与巴克提运动造成的浓厚的信仰主义气氛有关。



四.大乘佛教观点的定型和最終走向 


「原始佛家」本来经验自然主义的立场,其宗旨是通过客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的影响强调「我空法有」身体感官世界的暂有,而在暂有中的交互影响与不断变化的规律恒在


但「大乘佛教所谓的真如空性法性实相胜义法身不二绝对佛性涅槃寂灭等,都提示着「我空法空」另外在「」再次建立极乐净土则绝对存在。通过否定现实经验的来诠显形上的绝对,这在原始佛家」中是绝对没有的,这样的思想完全是奥义书的思路。


大多数学者认为,大乘的真如如来藏佛性第一义谛空性 奥义书的概念有着本质的相同。如印度已故总统政治家兼教授的「拉达克利须南」和「杜特」学者等都认为大乘的如来藏」、「真如乃是世界永恒的本体,与奥义书中的大梵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名字不同而已,事实的确如此。


所以大家不能说这是「大乘菩萨道」或「印度诸教」把现实世界说成假的,再建构一个假的能满足所有的虚幻世界又说成是真实的,因为这种宗教概念必须迎合人类在现实世界遭遇不满后又幻想着在某种次元空间加倍得到的心灵需求。另外在「大乘菩萨道」这种概念又称为「真空妙有」,这也是「唯心论」或「自由心证」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大乘佛教生,主要是印度这个国度的人民百姓对神的极度依赖,加上「吠陀婆罗门教」和「种姓轮回制度」才是印度「雅利安人」三千多年来种下的异常巩固的大根,即便是佛教曾经盛极一时。


所以在「核心思维」被扭曲的「部派佛教」之后,「婆罗门」的奥义薄伽梵」等「大乘思想」借着沙门之间的自由改教和交流,逐渐「部派佛教渗透,进而影响导致趋势和结果。


这种渗透使大乘佛教确立了形而上学的绝对,但大乘佛教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渐从「的立场倾斜,最后在如来藏佛教中,绝对被明确为至上我,于是,佛教完全被吠檀多思想同化(宗教化),而这一点,也奠定了中国汉传佛教的根本走向。

 

28/08/2020      龙爷改编。

 

 

2020年8月4日星期二

风水与佛教思维


《风水与佛教思维

此文章的缘起,是因为在风水小组的一篇文章《风水效应的正确认知》而起。

这原本是坊间很少人谈及的较严肃的学术性议题,我用的正是毕生在玄学堪舆上的统战经验作为对读者正面的教导。

但鉴于评论中一名对佛教初浅认识的网友用佛教观点来插入阐述风水观点而起。

该名网友的见解是,“最好的风水”是面对现实生活时心态思维的调整和转变。

我纠正了他的错误,我说要“连同”心态思维,而不是宗教界说的心态好就是风水好的阿Q心态。连同二字已经非常明白就是要连同风水方面的调整,因为士兵要打仗必须要有实际上的装备,而不能仅仅依靠精神胜利式的调整心态。

惟恐他的错误见解误导其他网友,在宣扬正确知识责任传递下,管理员尝试用旁观者角度剖析他见解和用字上的失当,其实管理员长期深度阅读我的各类文章,他的剖析可说相当中肯,也非常明白我要表达的含义。

可惜这网友被我先行纠正后仍不能醒觉也无意,自持一些皮毛佛法就宣兵夺主。之后竟然告诉管理员他是有话直说,并且向管理员道歉。

其一是严肃的专业性课题不是一般旁人因为“有话说”就可以任意强加其中篡夺言词的,因为任何专业课题发言者必须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其次是他被直接提醒竟然不能察觉自己的失误这没关系,竟然还能主仆不分的坚持个人错误观点。

这样一来的激发,又变成有必要去撰写另一个以宗教角度来看待阐述风水玄学的文章。其实如果有阅读我部落格的读者大半会留意到我对“用宗教角度看待玄学术数的弊病”论述散落在各个文章的角落。

这里我无法不再次严厉正色的说,有些人尤其学过一点佛法的人对于风水玄学抱持很不屑的心态。

这些人总是主观的认为学了佛法彷彿就大过天了,在佛祖光环罩顶下,人生的一切都离不开佛法的分析,只要将佛法二字套进去,感觉马上超然于一切,面对人生任何苦难彷彿都不是问题了。

就例如这位佛教徒网友动辄惯用“无常”二字套入一切“人生话语”,你无论说甚么他都会说“无常”。彷彿无常二字代表着“佛法最高无能胜境界”,别人说甚么都要服输认怂。

讨论风水玄学也一样,谈到最后一句“风水也是无常”彷彿他完胜了,你无从再辩驳了。

其实用“无常”字眼套入风水是否积积极正确?这里就不得不谈确实牵涉了两个佛教体系也就是「大乘菩萨道」和「原始佛家」两大体系的观点。

因为这两家对 “无常” 的微观诠释和意义是完全迥异的。

他以「大乘菩萨道」的角度直接切入说:风水也离不开无常变化!(跟着还比个大拇指和笑脸表情;哇赛,这兴许是要把爷给 “将军” 了?)

用「大乘菩萨道」的角度看待世界,也有分几种观点,其中一种就是“无常”和“空见”。一句“宇宙中的一切皆是无常”,或者“宇宙中的一切皆是空”,一切都顺序都是“成住坏空”,最后就是归空,那就表达完了,已经涵盖一切了。

那还要说甚么?还谈甚么人生?还谈甚么积极、甚么开创?得到这种信息只有两条出路就是看破出家修行当和尚四大皆空而已。

那不要出家走第二条路能怎么样,那就是在家修行寡欲无求知足常乐无我无心身心清净当下即佛。

那面对人生种种问题如衣食住行人事金钱家庭病痛烦恼该怎么度越?还是一句话,认知世间无常,看破放下自在安乐无欲无求知足常乐无我无心身心清净当下即佛。

各位客官你还别笑,「大乘菩萨道」就是这么告诉你的。人生就是无尽的苦而已,所以人间是不必眷恋的,不死的西方极乐世界才是彼岸。

风水命理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所以住宅祖先风水命运不好事业婚姻不顺面对重重打击都是你前世注定,是你业障重,那你还看甚么鬼风水批甚么命理算甚么易经卦?你心态上直接接受认知了知这一切皆是无常,然后马死落地行,纠正心态不环境所惑,用你的心去转境,反正一切都会习惯不就完了嘛!

真的是那样吗?那其实根本不必甚么高深哲理佛法,人类本身在面对任何打击都能从时间上去淡化去适应和改变心态啊?你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

那这种“大乘”逻辑来说,你今生来这世界走一趟除了“修行”外,也确实是多余和没啥意思的了。这算甚么?这是很消极的人生啊!

然而这种观念在一些生活过得不怎么样的人在心态上来说却非常受用。

为甚么这样说呢?这类似仇富的穷人看到富人一般,嘴上不屑的说:有啥了不起,死了还不是和我一样一堆黄土?

这么一说心态上感觉舒服、平衡多了。看,心理上的阿Q精神立马就战胜了,看起来貌似真的“心已经转境”了不是吗?

但在面对口渴肚子饿的现实问题时他却是要喝水吃东西的。他无法说服自己的身体,叫身体认为肚子饿口渴是虚幻不实的,食物和水是暂时假合的,连口渴肚子饿这种想法也是假象来的。

如果他这样想之后,肚子从此就不感觉饿,也不必再吃东西的话,爷称他做老豆。所以爷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注定是个心态矛盾虚伪的“噜蛇”。

如果换成用「原始佛家」的角度看又是另一回事了,其实 释迦牟尼 的观点中,无常是一种动词而不是一种能无由来去而独立存在于宇宙的神秘至高无形操作系统

它必须建立在物质之上,而物质的构成现象是「缘生法」,而「缘生」是“在影响中变化”的意思,所以真正完整的名词应该是「缘生法无常」才对,只有认知到这一点整个人生才不至于消极。

否则甚么东西都直接谈“无常”二字,字眼上就让人感觉是种不可逆或无可挽回的坏死状态,直接导致的就是消极而不是带有开创性改变性的积极,而所谓的改变就仅仅是很抽象似的改变心境而已。

「缘生法」代表“影响”,是可以串连「因缘」,或者可以说成「因缘而缘生」或「因缘聚会」。

而“无常”是「变化」和「不确定因素」的意思,离开「缘生法」「无常」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整个句子串连叫「缘生法无常」。用白话文可以说成是“多重微分子组合相互干涉影响而发生不确定变化作用”的意思。

其实它的本意和重点只是用在人类的触觉境界或感官世界对外在环境所造成的内在各种情绪的连锁反应。

和「大乘菩萨道」的“成住坏空”或“生住异灭”有着迥然不同的意义。

一个是认知宇宙万物直线式的从生到死,从有到无,从创设到毁灭的消极状态。

如果将「缘生法无常」套入宇宙观它就变成一个生生不息、交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不断变化的状态。

把它套入人类的生活作息,就变成人类除了受“先天因缘”人事物的左右和影响(如出生后家庭、父母、兄弟姐妹、贫富环境、知识吸收等等),也可以受“后天因缘”的他人栽培和自己努力奋斗影响,成就和开创不一样的未来。

所以一个是业力宿命注定似的消极的,一个是可以选择自我开创的积极的。各位客官,你看到不一样的思维概念吗?

再举个例子,你有一亩不怎么样的地但可以允许你种50棵榴莲树是你长辈留给你的(先天因缘),你就相信你的命运只能种50棵吗?现在人家一亩地可以种到80甚至100棵你会相信吗?(后天因缘影响)

地不太好你不会请教专家调整土地吗?你不会改种收益更好的猫山王吗?不会加强种植和施肥技术吗?不会学习榴莲配种吗?不会开发榴莲周边产品吗?不会外销更远的地方吗?不够地种植你就不能设法再租赁土地吗?有动物偷吃难道没有现代科技防范捕抓吗?(各种先后天因缘叠加交互作用产生变化影响)

这先后天的各种因缘交会不出「缘生法无常」这5个字的范围啊,可为甚么看起立就差那么远呢?为甚么那么积极那么的有活力啊?你愿意跟随命运逆来顺受还是努力改变创造命运啊?

好,说到这议题由于不是纯粹佛法讲述,只是想撇清两种思维的基本概念。最后还是要把所有的阐述指向最初的文章起因。这里要问一问,风水难道不是古人用来积极改变命运的其中一个人生要素吗!

或许你要问,甚么时候要面对现实生活才需要调整心态思维啊?那就是你已经积极做出付出所有努力包括消除消极宿命思维后,已经半条命了不能拼了,垂垂老矣,你可以说在某方面你已经尽力,可以真正“随缘”了。

 

也不是叫你从此消极,你仍可以不断学习其它知识和兴趣,可以鼓励家人至亲可以用行动圆融家庭生活,增加家庭后辈生活信心。能够如此的话,不也是在调整心态思维创造生活中的「积极缘生法」吗?

记得啊,释迦牟尼 的「缘生法无常」是因缘的不断创造和干涉变化而没有常态,而不是叫你一切无常改变心境好去消极认命坐以待毙啊!

 

无可否认,当今华裔世界确实受「大乘菩萨道」的观念洗礼而影响深厚,即便你不是真的佛教徒。而有些人则是表面看似学原始佛家,内在思维确是不折不扣的大乘佛教。但我个人的心得是,真正的「原始佛家」的哲学思维更符合这个现实世界。

 

连这种容易得罪人的议题龙爷都写出来了,我相信也没几个人要写或敢这样写,最后对不对仍然由你自己去思考,一切毫不勉强。

 

写不写在我,接不接受在你。

04/08/2020。  龙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