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趣谈
以前的人极重视择日,上从帝皇,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无择不欢。而我们干这一行的,常常帮人择日,无论大事小事,试过移张桌子都要择一番,选个良辰以图个吉利。
古择日之法的确不少,一般的有《老黄历》的《通胜择日》,有《董公择日》,《乌兔择日》,高级点的有《演禽择日》,《三元择日》,《斗首择日》,《三合择日》,《玄空择日》,《遁甲择日》,《易经择日》,《廿八宿择日》,《五星择日》,《七政四余天星择日》,古代甚至有大本的《克择讲义》,官办《协级辨方》、民办《鳌头通书》,《象吉书》、《时宪书》,甚至杂家各式择日等等,五花八门不能详尽。
撇开其历史演变不谈,择日其实也有不少趣事,就以人生大事婚喜择日来说吧,以前人的婚姻都是看过八字配婚的,甚至早数年前就已下订,定下哪天就哪天,就以「过门」进婆家的时辰来说,师父说临晨寅时(三至五点)过门就是寅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可现代的择日最神,是当事人告诉你今年就今年,明年就明年,甚至告诉你最好在年头、中、或是尾,最好在某月,而且一定要拜六还是礼拜天。
这是古今择日师最头疼的地方,因为年、月、日,这三者都被你限制了,又不可能为了好时辰,要你半夜出门娶老婆,这样择起日来就尤为困难,感觉比较像你自己择日,然后是来给师父肯定的,若遇到脾气差点的师父,少不了你挨骂的份。
可现今的人观点已经不同,做师父的也不想开罪你,既然你都选好了大概的时限,大多都会迎合当事人的需求,只求在日子上不要有太大的冲克就得了。再说,如果师父太过严谨,往往还被视作无能,顾客另求高明而去!
这就是时代的演变,和旧时不同的是,如今的年轻男女双方与家庭亲友都有彼此的事业与工作,假日的申请以及餐厅的预订等等,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妥。
年轻一辈会择日婚娶的,除了二人没啥意见,或个人有传统文化的须求外,极大部分是为了尊重双方家长,顾及长辈的颜面。
否则他们有极大可能会选择对他俩有意义的日子,或者号码相同的日子,如2018年1月8日或8月8日等,或刚好是情人节或一些特殊节日,或男女方的生日等等他们喜欢甚至又好记的日子。如果长辈不介意,他们甚至更可能不要采用传统礼俗,官方注册过后,二人度蜜月旅行去了。
婚喜择日甚至包刮了纳彩(俗称过大礼)、安床等,这是婚喜择日的例子。另外工地的动土开工,装修动工,入伙迁居,请神入宅,招牌上挂,新张营业,这些可说反倒是时下人比较重视的。
比较奇特的是,古代的择日甚至包刮,剃头、洗头、剪甲,小儿断乳,造床,造船,造轿,修灶,影绘照相,种菜、种瓜、种稻,养蚕,纳猫、养犬、养猪等畜牧,买马、买牛、买鸡、鸭鹅,禽畜抱卵,入山下海,入学开课,甚至连探病、找医生都要择日,问你怕未,嘿嘿!
其实别以为以前的人迷信执着,现在还是会有这样执着的人存在的,他不止买棵盆栽的款式要问,放哪里要问,到家时辰要问,甚至要换个窗帘布甚么颜色、啥时换,都会打电话来问的,就差拉屎吃饭没问!千真万确,各位看官,你还别笑!
虽说「发福由其地脉,催福出于良辰」,除地理需求等重大运作外,我个人反倒不是很执作这点,很多时候我只讲求时机,机缘到了我就做,早了不代表很好,迟了也不代表不合时宜。
随性自在,天天是好天!
04/05/2015。 云海苍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