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星期四

古印度文明与宗教史考(五)


















《古印度文明与宗教史考(五)》
5)《雅利安人创造婆罗门神祇》

《三界神众》

雅利安人早期印度次大陆西北地区定居以后,他们崇拜的大都是自然界的,这点完全符合世界人类巫觋与萨满文化信仰起源的共同点

按照当时人类普遍相信自然界万物有“神”的社会,雅利安人觉得有必要以宗教来巩固本身族群的地位,共同膜拜的大自然万物神是不可能缔造这种架构和条件,“造神”看来就是唯一最佳的途径了。

所以从口传编纂《吠陀经》开始就不断加入大量的神话故事,编纂这些神的来历和任务,再将这些神和神话融入印度文化创造婆罗门价值,因此这些神话和印度历史人文挂钩,完全脱离不了干系。












顺便再逐步引导加入不可侵犯的神权社会和种族优劣制度和轮回业力神话,改变印度土著思维,以便永久掌控印度政权。

公元前5世纪吠陀经》著名的注释家耶斯迦在其所著《尼禄多》中把神分为天、空、地三界,而三界中各自有人格化的神祇

天界有天神或司法神婆楼那,天神特尤斯,方位不同的太阳神苏里亚、莎维德丽密多罗,晓神乌莎斯等等。

空界雷神因陀罗(帝释天暴风神楼陀罗或摩风神伐由雨神帕尼耶水神阿帕斯等。












 
地界有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地母神波利蒂毗,河神或智慧神娑罗室伐底。对地界诸神特别歌颂火神,它被看作是“力量的儿子”和“水的孙子”。此外,还有马神达弟克罗,牛神毗湿奴,管理鬼魂的阎摩王,凶神罗刹,恶神阿修罗,语言神伐尸,无限神阿迪蒂等等。

(这和中国「南北朝」道教人物 陶弘景 在王室委托和民间信仰需求方面而造神的历史事迹非常相像。

另外「牛神毗湿奴」在后期印度教中被转化升级为印度三大主神之一,而佛道教共有的「帝释天」道教称「玉皇大帝」和掌管地狱的「阎罗王」及佛教「六道」中的「阿修罗道」都是來自「雅利安人」所编造。)














《理性哲学与感性信仰的结合》

在较后时期辑成的「吠陀四部三经」中,特别是《梵书》、《奥义书》中又可以看出已有明显趋向发展出抽象的神,例如梵、生主、祈祷主、原人等,这些可以说都不是人格化的神。

所以为什么之前说「吠陀奥义」是被「印度教徒」尊奉为表达了“恒定不变的自我”,另外又依其“业行而在肉体之间轮回转移”,又哲学系又宗教系,又理性又感性,合两种思想为一体的第一批文献典籍。
 

















 
《主神崇拜》

在《梵书》时代,吠陀造神的万神殿中一些神祇开始成为「婆罗门教」的“主神”,从而出现了“三神一体”的梵天(创造神)、毗湿努(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

这里的「梵天」不是后来指《奥义书》内「梵我合一」的“梵”,而是人格化的“神”。





















梵天

梵天是根源神或“创造之神”,有人认为他渊源于《梨俱吠陀》中的祈祷主祈祷主是地上的祭坛之神,在火祭中起着祭官的作用。

《百道梵书》称梵天世界之主,在世界形成之际,他创造诸神,护持天空三界。森林书也宣称万物从梵天而产生,依梵天而存在,毁灭时又归于梵天

一直到《奥义书时期,印度的思想家们梵天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因此它才从人格神「梵天」脱胎换骨变成了哲学系宇宙的「梵」

「梵天」后来被「大乘菩萨道」收编,成了佛教的「大梵天王」,也被泰国民间信仰吸纳,变成泰国的「四面佛」。





















《毗湿奴》

「毗湿奴」则是“维护之神”,印度教中被视为人民的保护神,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印度人大多信仰「湿婆」和「毗湿奴」,甚至说佛家的「佛陀」就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

尼泊尔泰国,国王也被认为是「毗湿奴」的化身。原为「婆罗门教」神明,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后,成为居住在三禅天的「遍净天」的圣者,为「三禅天之主」。

在早期文献中,「毗湿奴」的地位并不高,顶多是「因陀罗」的助手,后来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湿婆

湿婆是“破坏之神”,属「婆罗门教的另一主神,它的雏形是吠陀万神殿中的暴风神,又叫「楼陀罗

在《梨俱吠陀》中被称为暴风神之父,主破坏之能事,全身褐色,颈青发结,千眼多手,持弓箭;有善恶重性格,发怒时用霹雳之矢,损伤人畜草木;但在人畜受病害时,又以草药治之,使之化险为夷,吉祥如意,成为家畜之主(兽主)或恶魔之主。

后来楼陀罗又演化为山区猎人和居民的万众之主(群主),其吉祥慈爱的特性也为印度人所崇拜,在吠陀后期文献中常将楼陀罗湿婆并称。















公元前6世纪前后出现的《法经》中称「楼陀罗」-「湿婆」为「大天神」或「自在主」。公元前350年前编纂的《白骡奥义》赞为掌管天地生灭的“唯一神祇”(世尊)。

「贵霜王朝」国王阎膏珍曾在金币上铸造湿婆神的形象,另外在后期「大乘菩萨道」中「楼陀罗湿婆」被吸收为佛教的「大自在天神」。

(从另一个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神祇被不同时期的信仰所吸纳和主打,主要原因是在不同时期,对应王室、贵族或人民的不同信仰需求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并用以突显当代信仰以争取更多信徒,这一点和「北传佛教时期」有许多相似处。)(待续)

28/02/2020 龙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