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星期二

浅论道教造神与陶弘景封神


























浅论道教造神与陶弘景封神



世界各国宗教都离不开造神封神,中国的道教自然不例外,其实,编造神仙和编制神仙的谱系,是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纷乱无序到有系统的演变过程。




神仙谱系最早建构在东西两晋,主要道派是「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或正一道」,他们是将神仙分为六个等次,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除将老子封为太上老君外,又造构了天、地、水三官,可见于当时的《太平经》。




南北朝是道教大量造构神仙和进行初步整理的时期。这时期也大量造神,以巩固其道教与神仙地位。




而「上清派」和「灵宝派」为了脱颖而出,又另辟新途,造构新的至上神,主要有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灵宝天尊等。次于尊神的新神,更是不胜枚举。




据记载,南北朝时所创神仙中,列鬼官七十八,地仙一百三十九,地真二十二,九宫真仙四十一,太清自然神九十九,太清真仙八十五,太极真仙九十三,共五百五十七名,天神、地祇、仙真、人鬼,样样俱全。




南朝道士陶弘景有鉴于此,遂作《真灵位业图》。他根据当时世俗的宫中朝班品序和高卑原则,将五百多名天神、地祇、仙真、人鬼,用七个阶次组织排列起来,编制出道教史上第一本人为“封神”的神谱。事实上此神谱并未完整系统化,但它能将十分庞杂的神仙群纳入七个系列,已经比原来的漫无统序前进了一大步。




当然其中各派所奉最高神祗不一致而形成争议,不利于道教传播与发展,需要加以协调。后来又干脆仿照佛教的“三身”说,将各派所奉的最高神揉合在一起,整合成能共同接受的最高神祗,此即后来的三位一体的最高神祗 “三清”。




至到宋代,才是道教神仙谱系最后编定时期。当时还搞了很多降神和所谓 “天启” 的事。编制了黄箓大斋醮神名单,经过如此整理后,十分庞杂的神仙队伍算是较有系统了。而大众熟悉的封神榜或封神演义,则是更后期明代改编的小说作品了。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出身于南朝士族家庭,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兼修佛道二教,自号华阳陶隐居。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着《寻山志》。年轻时做过帝王的侍读,也做过将军,后来隐居在茅山的华阳洞。




他和梁武帝早年便认识,梁称帝之后,想让他出山为官辅佐朝政,他不肯,梁武帝拿他没辙,有事时就着人上山问他,因此被后世人称为 “山中宰相”。




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种,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现大多已失传。陶弘景在医药﹑炼丹﹑火药、化学、天文历法﹑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当然,这和道家的炼丹术大有关连。




中国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有系统并大量封神的道教人物就是他,而不是周代的姜尚姜子牙。陶弘景身为道教人物而封神,岂能不知这些神是人为创造,然而他一生醉心宗教不辍,即便心中偶有疑,在当时的环境造就他的境遇,官场的失意及在宗教和医学与其他才学上得到另类的发挥,是绝不可能跳出局外而反观诸己,更甭说对宗教疑处翻箱倒柜做出探的。



有一偈说的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非其不识,而是不能也!




18/11/2014         云海苍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