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1日星期五

古印度文明与宗教史考(四)


















《古印度文明与宗教史考(四)》
4)《吠陀四经三书》

《吠陀经》(梵语为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它使用比「印度梵语」更为古老的语言传颂书写,称为「吠陀梵语」。

算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吠陀经》主要的文体是赞美诗歌、祈祷文、祭词和咒语。后来在印度人世代长年累月口口相传。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或“启示”的意思,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的基础。

而「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一样,「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是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几乎完全无从考查;《吠陀经》的第一部《梨俱吠陀本集》口耳传承,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可能是达罗毗荼人)进行征服。

注:在印度的「原始佛家」和「根本佛家」时期,「梵文」和「梵语」曾被禁止引用,最主要原因是不够普及化,其次是为了区分「佛家学派」和「婆罗门教」的学说,其三是反对种姓制度,吸引多数群体,一般引用较为普通的印度「巴利语系」。


 








《四部吠陀经》还有许多补充性的书籍,用以辅助“吠陀研究”其中包括了语音、语法、词源、韵律、天文、饮食、医学、音乐舞蹈、军事、建筑、农业等科学论著以及包含巫术、咒语、神启、神话、瑜伽和冥想技巧等。

还有超过108部以上的《奥义书》注释,和后来再次加上《六论》和《八论》,演变成《吠陀十八部》及著名的《往世书》等等数百本经论。

所以后期的印度教都以《吠陀经》作为经典教育。(这点倒和「华夏巫觋萨满文化源流」的发展趋向非常相似,只是「华夏」在这方面的记载和口传论述较少。)














 




《梵书》内容记载的大多是形式主义的祈祷文、赞颂、仪式、神话、巫术,祭词和咒语,是一部祭祀手册。

然而《四部吠陀经》都各自有他们的《梵书》。如《爱达罗氏梵书》是《梨俱吠陀》的《梵书》。《百道梵书》是《耶柔吠陀》的《梵书》等。

由于对《梵书》的解释或流行地区的不同,还形成了众多的派别,目前尚存的种类有14至15部之多。《梵书》的主要内容虽然是宗教但也涉及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历史和自然科学。

形成年代约在「雅利安人」从次大陆西北五河流域渐次向东南迁移,定居在恒河和「朱木那河流域」以后,年代一般推定为公元前10到公元前8世纪前后。



 











《森林书》是年事已高的「雅利安贵族」(婆罗门教长老)在隐居于森林时写的。

“「雅利安」的老年人士因为无法从事精细繁杂的祭祀活动,因此在森林里“沉思”就作为了一种优良的宗教方式,从而逐渐代替了祭礼。

也就是说,《森林书》是已经无法进行「婆罗门教」复杂的祭祀仪式的隐居学者写出来的宗教和哲学著作。



 












《奥义书》则最早集中精力讨论宇宙的终极真理。《奥义书》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和“”。「梵」就代表宇宙,而并非代表已经人格化的神,而「我」是指灵魂。也就是来自「大宇宙」的「小我」,即「梵」的一体。总之,「宇宙」就是「梵」,「梵就是我」。



 














梵我一如」这个高超理念就有点如同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这就是《奥义书》的主要观点。然而和「道家」不同的是,在这高超理念的背后却又刻意加插了「业报轮回」的特定因素。



 












《业报轮回》

「业报轮回」的观点在原来的吠陀经《梨俱吠陀》中根本没有,《梵书》中也只是偶尔提及人死后可以转生。

只有《奥义书》完整建立了转世者的转世形态取决于他前世的所作所为()的思想。

《广林奥义书》说,转世者“因善业而成为善人,因恶业而成为恶人”。当然,从无尽的轮回中解脱出来的方法也有,那就是认识到《奥义书》主张的“梵我一如”。
 

 













所以「业报轮回」体系其实并非「释迦牟尼」的顿悟和发现,而是雅利安人早在佛教之前所创立,设立「业报轮回」观念的目的在于能够进一步设立「种姓制度」。

以便长久区分「雅利安贵族」与「印度土著」的身份贵贱,达到在政权上的巩固,兼使到印度原住民深信这是命运安排从而不敢轻易僭越造反他们。(这点容后详述)

所以「种姓制度」中,四大种姓之首的「婆罗门」指的就是「雅利安贵族」本身,这是出于「雅利安人」的贵族长远政治考量和布局,也是他们的聪明和狡猾之处。

《奥义书》当然也是《吠陀经》的最后部分,也被称为“吠檀多”。(意为“吠陀的结尾”或“吠陀的最高意义”)

它启示出「雅利安人」精神上认为极为重要的真理。《奥义书》在为《吠陀经》的注释共有108种,是非常重要的附属文献。留存到今天仍约有百多种。



 










而附属在《四部吠陀经》中的共有十三种,是目前公认最负有权威性的《奥义书》。

《奥义书》在漫长的几个世纪里还为印度教催生了无数哲学流派,甚至还是「佛家学派」在分裂后各部派发展的灵感源泉。

《奥义书》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7到公元前5世纪,最晚的是16世纪的作品,内容极为庞杂不说,且相互矛盾。其中最重要的有《广森林奥义》和《唱徒奥义》等。


 












所以从《吠陀经》到《奥义书》的发展脉络理念中,「婆罗门教」又称「古印度教」也逐渐发展出具体的规模。

因此「吠陀奥义」是被「印度教徒」尊奉为表达了“恒定不变的自我”,另外又依其“业行而在肉体之间轮回转移”,合两种思想为一体的第一批文献典籍。

所以在《奥义书》的思想基础上产生了「吠檀多派」,后来直接影响到印度教大改革者 商羯罗。严格的说,现代的印度教发扬者是 商羯罗,和古代的「婆罗门教」是有某些区别的。
(待续)

21/02/2020   龙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