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青囊学派的因缘
说起创立本派的因缘,除自幼的因缘与功底外,本人年轻时也曾四处聆听讲座,参访名师,以求破解很多术数中的谜团,然而多数皆失望而归。所谓的「名师」,始终不能圆满解答我心中之疑问。
万般无奈之下,求人不如求己,逐以超常之热诚、精神、时间、及金钱,废寝忘食,全心投入研究,并以身试法,入微观察,时而在家参考,或在外研究。
从阴阳宅、峦头理气,实战验证,翻查古籍,深切思考,记录备案,常忙至深夜,时而更直达临晨,以期缩短时间,突破桎梏。
我要说明的是,个人付出一年的时间,可要胜过常人的两三倍,尤以内人无怨倾力的支持,此恩实无以言谢!
历经七年努力钻研并无白费,对坊间各派各法如八宅、三元下替盾荡四卦、三合穿山透地、天星、玄空大卦、龙门、煞曜、各家水法、翻卦、龙穴砂水、窝钳乳突、杨公十二扙等等各派阴阳宅峦头理气,可说小有心得。
加上研究斗数命理、周易及汉易卦法之助,更重要是对宗教的理解,从而了解术数背后隐藏的力量,使到个人对术数的应用和认知,达到更高深的体悟。不会受缚于术。
同时也考虑到坊间风水课程学的人虽多,但学完后会懂得应用的却极少,大多未能深入,这与课程讲义的编排以及教课手法大有关连。当时我授课向来不分门派,然欲授徒不可无名堂,即取最早的堪舆典籍「青囊经」为名,取号为「青囊馆」,实则只是陋室一间。
最早教课,可谓无所不教,费时二三年的讲义资料准备,从基础至深入,理气到峦头,阳宅到阴宅,此派到彼派,取各家之所长,知无不教。课程名为「三元三合二宅剋择论」,须学习一年多。
多年来教学发现,本国中文程度低劣,并且学员素质不一,对阴宅风水兴趣欠缺。对于其中艰涩难懂的理气,我可是亲制讲义,图文并茂,费尽心思,然而对于领悟力较低的学员来说,仍觉得有不能详尽之处。当时我在想,若是学员跟随其他人所学,面对同样的问题,不能交代清楚,岂非白白花费金钱、精神和时间?
事实上也如我所虑,学员之中就有很多在外学习不得要领而转来学习的。然而重要的是,学习过后,要能对所学之物完全牢记于心,又要不断继续研究和观察,面对处理问题时,又要懂得变通发挥应用的学员实在不多。
经多年研究与观察发现,一般学者在发挥实战应用时,往往对曾学习过的一大堆峦头理气,如大海捞针,毫无头绪,一时不知从何用起。时下最流行的「三元飞星风水」,在阳宅内外事应用时,除了要解决方程式的演算外,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三元理气配合的峦头形势,以及方位度数的空间应用上,会产生了极大的茅盾和限制。若没有真正深切去研究应用和体会,是无法发现它的缺点的。而且「三元飞星学理」上的弊端尚不止如此。
除此之外,我也发现了很多其他各派风水理气峦头上的糟粕(恕我措辞强烈),这些都是历来重新编汇或著作风水典籍者,不论对错,点滴加上去的。而也有更多的后人,从不去疑质,时至今日仍然照单全收,误为越是驳杂就越真实,这就是一般人学习术数,无法辨别真假的通病。
而且各派风水理气上多有茅盾之处,能真正融会贯通,取诸家所长而去其弊者,必竟有限,何况一般人等。多少初学者因此而坠入五里雾,愈学愈乱而不敢应用。风水学真正的原貌一时荡然无存。
一九九九年下旬某日,我深夜禅修后观易,竟从易经中豁然洞开,悟得阴阳宅大地理的自然运转奥秘。然而因鉴于上叙种种弊端与学习之困难,使我再次盟生革新近代风水弊病的念头,因此重新编汇讲义的使命和冲动油然而生,随即便提笔伏案,重新整理,又历经年余的构想和编排,以及日夜颠倒的辛苦,方有今日的讲义。
有学员问道,若将讲义缩短,岂非变成「速成风水」,到时新学员会不会不能消化?答曰:将所有旧的东西,将之浓缩,是换汤不换药的商业手法。我对所谓速成之物实在不敢苟同。因此我创设的课程绝非「速成班」,而是经过仔细过滤和阐发之精微,正确的说法是「精华班」才对。
我发现经过改革还原后的风水理念和法则,恰与上古之法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加上了简单独特又实用的磁场效应理气,再配合以现代人生活和居住的模式,形成了一个「独有的风水法则」。
有学员提醒道:既是新法,又与古法有不谋而合的相通之处,何不顺便将宝号一改,以合改革之新意?我闻言,思之不差,逐将原号「青囊馆」改「馆」字为「学会」,取「好学不倦」之意。从此以后,本会所出,自成一家,因此又称为「青囊学派」。以上为本学派成立之因缘始末。
我所领悟的东西其实并不复杂,所谓「大道至简」,越实用的东西反而简单,但就是因为简单才往往令人忽略。俗话说:讲破不值钱,不讲破一辈子都你都悟不出来。
二零零七丁亥年 孟春,云海苍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